这两天翻译同行中刷爆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双语旗标上惊现“黑翻译”:将“共谋合作发展”翻译成“Conspir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意思是“阴谋策划合作与发展”...建议主办方立案侦察是哪个部门提供的翻译译文,重点侦察译员是亡我之心的美帝派来卧底的吗?
“conspire”明明是共谋干坏事啊!那位半吊子翻译肯定是看到中英大辞典上“conspire”
有“共谋”这个对应的中文词语,于是乎,就大大咧咧地就用了。
可是,这里的“共谋”不是西门庆与潘金莲共谋杀害武大郎那个“共谋”啊!
“共谋”这个词的误译提醒人们,翻译是需要知识储备和一番脑力思考的。
是啊,翻译是需要一番脑力思考和知识储备的。
因为,生活中,有人以为翻译很简单,有人把翻译看得太随便。
比如,亲戚、朋友有时候会云淡风轻地问:“在吗?我有个材料,帮我翻译一下吧!
”“在吗?我有个合同,就一页纸,帮我翻译一下吧!”
“在吗?帮我翻译一下论文摘要呗?就一段”...
外行人似乎以为,翻译很简单,仿佛学过英文的都有一双全自动翻译扫描眼,看一眼就知道怎么翻。
说翻就翻的,那是友谊的小船!
今天,英语普及率如此之高,但仍有几个关于翻译的认识误区(常识),需要澄清一下:
不是外国语大学毕业的都是学语言的;
不是学语言的都是学英语的;
不是学英语的都是学翻译的;
不是学翻译的什么题材都会翻译;
即便什么题材都会翻译,也不一定愿给你翻译,翻译要死多少脑细胞知道不?
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目前的翻译很廉价。
廉价翻译接单者以在校学生居多。即便比较专业的翻译,如法律翻译、医学翻译,报价也远远未体现尊重复合型人才。
翻译这个行业,还谈不到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起码应该让优质翻译感受到知识和汗水被尊重。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9月20-21),本是聚焦“一带一路”的高端论坛;
大会还没开始先闹了翻译笑话,不知道是被“黑翻译”坑了还是主办方不舍得花钱请好翻译?
一个优秀的翻译,语言和知识储备必须都过硬。
“共谋合作发展”这样的翻译错误,外行一时半会儿还发现不了;
但有些错误会让所有人笑掉大牙,比如把“西藏流亡政府”翻译成“西藏流氓政府”...
翻译队伍参差不齐,翻译水准差强人意,与翻译的廉价不无关系。
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没人愿意投身翻译事业,翻译事业找不到优质翻译人才。
有人说,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谁还不会翻译两句。问题是,我们的英文水平真的比以前高了吗?
读书期间曾在香港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认识一位香港法律翻译名家,人家是按单个字收费的,一个字一美元。
为什么这么贵?因为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的法律文本,中文版与英文版皆有法律效力。
因此,香港的法律翻译容不得半点马虎,弄不好会引发纠纷。
相比,大陆与香港的法律体系不同,立法根本用不着英文,即便法律文本翻译成英文,也无任何法律效力,只是起参考作用。
有一次,一个朋友发微信问:”有个合同帮我润色一下呗?我用百度简单翻译了一下,你帮忙润色一下就行!“
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百度翻译盛产”驴唇不对马嘴“的句子,修改起来还不如另起炉灶省事。
再说,竟敢用百度来翻译法律文件?还好意思叫“润色”?
翻译界有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很乐观,相反,文刀一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尤其是中译英。
“共谋”这个词的误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请珍惜你身边的翻译朋友!别再以为翻译很简单,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