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我所翻译的稿件并不多,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有几点心得。
首先,是翻译中对文章的理解。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只有把一篇稿件理解到位了,才能翻译好。
对于中文文章,需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在单个句子上,应该找出句子最重要的信息,理解清楚,然后再用相应的主谓宾表达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中文文章,了解各种文体的语言风格,提高中文的理解能力。
对于英文文章,英文的思维与中文的不同,这与文化的不同有关。
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做主语的词语往往代表句中最重要的信息。
所以就要求我们翻译的过程中先分析清楚英文句子的结构,弄清楚主谓宾,然后再用中文表达。
其次是语言的表达上。在中译英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中文理解之后用贴切、地道的语句来表达。
尽量避免中文式的英语,如果一味的直译,翻译出来的语句可能会不够专业,不太符合英文的思维习惯。
英文与中文的表达有很大区别,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翻译方法,通常应该选择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在英译中的过程中,中文的表达应该能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尽量选择一些生动贴切的词语来表达。
使句子流畅、具有逻辑性。同时,也要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在翻译正式文体时要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语。
在翻译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稿件,如论文、合同、技术资料等。
论文的用语必须严谨,合同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简洁、凝练,技术资料的语言则比较专业。
不同的文体都有不同的措辞与表达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最后是词汇方面。一些专业领域的词汇、术语都有固定的表达,查找的时候要查找到最准确的那一个;
而英语单词每个都有多种意思,所以选词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最合适的那一个,才能使表达准确专业。
翻译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使自己的翻译能力得以提高,才能有更多体会。
在这方面我还需要锻炼,需要接触更多的稿件,逐步完善自己的能力。
老外喜欢说一大堆的定语,直接按照句子结构翻译过来,非常罗嗦,而且拗口。
有些解决办法:
先把句子中主要的结构要素拿出来。然后在后面附加一句用以交待这些定语。
用括号的好处就是,一眼就可以看穿句子的结构,哪怕你的定语再长我都不怕。而且又不破坏行文的流畅。
很长的话可以分解为各个短小的片断,读的人便会顺着停顿一下,也就不会那么累了。所以定语过长的时候,也可以如此断句处理。
很多英文句子怎么翻怎么拗口,最绝的,最痛快的,读明白它的原意后,直接按照自己理解的,用中文换种角度写出来。
这大约属于意译的范畴了。或者,如果这句话本来就对文章结构或者主旨无足轻重,干脆删掉不译。
当然不建议滥用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