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浅谈(图式类)

发布时间:2018-03-08 来源:网络


一、分析文化图式的定义 

      “图式”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康德的哲学作品中,而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重庆翻译公司对“图式”进行了更深入地探讨,并逐渐将其引伸到认知学范畴之中。在不断的发展中,“图式”的定义逐渐转变成一种对过去经验进行反映的组织形式。再然后人们对“图式”定义进行了革新,即是一种以层次等级的形式存储在长时间记忆里相互作用的能力砌块或知识结构。简单说来,“图式”是一种人脑对于外部环境或事物认知的组织形式,其能够在感知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到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着的各种文化现象。 

      通常我们会将“图式”分成三个不同类型,即形式图式、语言图示和内容图式等。其中,文化图式被包含在内容图式中。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而言,我们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加紧密,更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风俗及宗教信仰等,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学作品实现的。因而对于目前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而言,基于文化图式视角进行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二、基于文化图式视角,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重难点 

(一)两者间的关系 

      基于图式视角,文中所提到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实质上所指代的是英语文学作品图式翻译。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翻译的本质就在于将原有的“源语图式”逐步准换成“目的语图式”的这样一种过程。随着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了更好地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逐渐渗透异域文化。 

     从文学文本翻译的角度来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翻译或转换“语言图式”的行为,更多的则是对“文化图式”进行翻译或转换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文化图式转换的行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即图式空缺、图式对应以及图式冲突等。其中最常见、最容易应对的是图式对应,其要求译者在“目的语言”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同源语言即可。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重难点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第二语言。对于翻译者而言,学习好英语并非难事,但若想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中应用到英语,并保证翻译的有效性就比较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具体的一个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重点与难点,稍有不慎便会出现语境或语意差异的情况,这样一来便失去了翻译的意义。 

      结合已有经验,我们认为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着的重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翻译语法上的差异问题,这一问题常见于日常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于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一旦语法使用不当,便会使英文作品失去应有的“味道”。另外一个翻译重难点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诸如:审美、习俗、穿着以及信仰等,在翻译过程中若没有充分的对各国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考虑,那么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将失去翻译意义。针对以上两个翻译的重难点,我们认为译者在翻译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三、基于文化图式视角,文化因素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 

      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并非是单一的一个对词汇表层意思进行转换的过程,更多的则是两种文化、两种语言间相互进行移植、交流和沟通的行为。由于国家、肤色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们在语言运用和语意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对译者而言,面对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语言以及文学作品,在翻译前必须对各国文化有所了解,熟知英语语法应用习惯。而这便要求译者从文化因素着手,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原著应当具有的意义。 

      我们认为英语文化作品翻译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翻译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其能够保证原著应有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体现出源语的功能性与概念性,诸如:通过文化因素的了解进行翻译,在保证原著意义的情况下,还能够使文学作品的文化形态、审美以及思维方式等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 

      使用语言的不同,自然在社会风俗习惯、民族政治文化上存在着差异。英语翻译同汉语翻译间存在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因而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国文化因素后,才能够保证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有效性。 

四、基于文化图式视角,文化因素渗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翻译策略 

(一)建立在文化图式缺失基础上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这里所说的“文化图式缺失”,实质上所指的是原作品中“目的语言”文化图式中所涉及到的信仰、风俗以及习惯等内容并没有出现在翻译作品中,这便意味着读者难以通过翻译作品了解到原著想要展现的一种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即形成阅读障碍。针对文化图式缺失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作品翻译过程中选用回避或模糊翻译等方法。 

      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应用到模糊翻译的方法。熟知英文文学作品的人都应该知道,大部分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所使用到的成语及俗语都是在特定的西方文化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因而对于汉语译者和读者而言,他们在不了解西方语言文化的情况下,对于这些成语或俗语是没有相关概念形成的,此时便可以使用到“模糊翻译”,即应用到一些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进行翻译。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个成语“an apple of one’s eye”,若直接英译汉翻译,则为“一个苹果在人的眼睛里”或者“一个人眼睛里的苹果”,这样直白的翻译难以体现出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其实质上所指的是“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大量实践验证,运用模糊翻译的方法翻译英语成语及俗语是非常有效的,如:“CHANCE ONE’S ARM”翻译成碰碰运气;“bury one’s head in sand”翻译成逃避现实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遵循模糊翻译的翻译思路,在翻译前还必须对原著作中涉及到的文化图式有所了解。 

     而对于另一种“回避手法”的应用,其翻译的重点是那些被忽略掉的文化图式缺失内容,通过符合目的语言文化图式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前后内容进行整理与衔接。但相较于模糊翻译而言,我们并不建议采用回避手法翻译英文文学作品,以便使原著失去本来的“味道”。 

(二)建立在文化图式对应基础上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虽然人类社会历經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习惯、风俗和政治文化,但是通过对各国文化风俗的了解,我们发现其中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诸如: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哪一种风俗习惯均是摒弃罪恶,肯定道德意志。因而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便是文化图式相对应,这一情况对于译者而言是很容易翻译出来的,即将原著中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直接翻译成“目的语言”。 

如:在翻译《Gone with the wind》这一英语文学作品时,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能够翻译成“随风而逝”,但通过对著作内容的了解,最恰当的翻译应当是《飘/乱世佳人》。总的来说,建立在文化图式对应基础上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非常的简单,只需要理解字面意思,并且对一定文化因素有所了解便能够完成翻译。 

(三)基于文化图式冲突基础上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译者在翻译一些英语文学作品中,难免会出翔目的语言的文化图式同原著文化语言的图式相冲突的问题,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有添加注释、替换冲突核心等。 

      首先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的问题时,我们会根据英文文学作品的之际情况选择添加注释的办法。虽然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十分狭窄,主要被应用在英语教科书翻译中,但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翻译特征是其他翻译办法无法取代的,因而文章将其视作是一种有效地英文文学作品翻译处理方式进行阐述。 

诸如:在翻译《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时,若直接将其译成《女孩和龙纹》显然是不对的,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应在翻译的旁边加以注释。在翻译前我们应当对两国文化有一个基本认识,即“龙”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时神秘、高贵的灵兽,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邪恶、凶残的动物,显然两者在思想观念和文化风俗上显现出明显差异。因而要求译者在实际的作品翻译中必须进行一定的注释,即这里提到的“龙”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龙”,而是指西方人眼中的十分凶残、邪恶的动物。 

      随后在文化图式冲突问题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是替换冲突核心,即将英语原著中所提到的内容转换成目的语言能够接受的一种文化图式。这要求译者在不影响、不改变英文原著作阅读结构、流畅性以及中心思想等基础上,完成便于读者查看和理解的翻译工作。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虽然在文化政治、习惯风俗上我们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文化无国界,无论是优秀的音乐作品、舞蹈作品,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应当相互流通,相互学习。文章主要通过对文化图式的定义以及文化图式与翻译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文化因素渗透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地翻译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译者从理解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因素分析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避免文化冲突,以防误导读者。 


PS: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


Copyright © 2017-2023 重庆语贤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渝ICP备17015777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306号

服务热线
(023)67392530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